知識的傷痕:從新約到路德與十架約翰的靈修學史

將靈修神學重新定位的典範之作
為基督教靈修學研究,種下新一代觀念里程碑


  畢德生:「本書中的亮光如瀑布傾洩。」  

  放眼英語神學界在世的神學家中,羅雲.威廉斯要算是首屈一指的人物。以學問深度和廣度計,威廉斯上通古代教父,下通後現代哲學,可說是能夠縱橫古今,又信仰正統。 然而,卻因為文字有詩的濃度,而較少受到匆忙的華人教會所注意。

  本書是羅雲.威廉斯二十九歲所出版的第一本著作,至今仍是教會歷史中的經典。爬梳基督教靈性起源與進展,威廉斯斷言:談靈修學,就是在談倫理學。基督教靈性的特質,就在於肯定公共與私人、永恆與俗世、聖潔與病態之間高牆的崩塌。 如此石破天驚、顛覆成見的立場,也令威廉斯對歷史的回顧充滿洞見,因為在他筆下,每位神學家都是在自己與時代的掙扎與衝突中給出自己的見證,使後人得到啟發。

  在修道運動中,我們看見沙漠教父的抗議精神,反抗當時的神權統治對末世的否認。關於阿奎那這位經院哲學大師,我們看到的是悟性的讓位,情感的勝利和意志的持續。路德所認為的聖潔,必須在信徒所處的公共場域與社會處境中發展出來。十架約翰著墨甚多的心靈黑夜,反而讓信徒不能拿受苦的經歷來自我陶醉。 由於神選擇在歷史中啟示祂自己,卻以一死來回應人亙古的叩問,致使跟隨基督的人必須在種種的矛盾中,思考復活的真義,尋求行動的可能。

  對神的認識從來不能為我們所佔有,惟有痛徹心扉地領悟到這一點,我們才能回歸一種真誠的信仰,縱使那將持續帶來傷痕。 透過這項對靈修史承先啟後的研究,威廉斯粉碎了一般對靈修的廉價消費。對追求信仰的大公性與靈修的世代來說,本書所發出的異見仍在爭取應有的注意。

Write a comment

Comments: 0